正在阅读:

北京库布里克书店的最后一天

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

北京库布里克书店的最后一天

界面文化记者在10月5日探访了Kubrick

最后一夜的Kubrick(图源:张帆)

界面新闻记者 | 实习记者 张帆

界面新闻编辑 | 姜妍

在北京开了将近16年的库布里克书店,选择了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十一假期与读者们告别。此后,书店将由新的资方接手,装修后于11月重新开张,转型为一家文化艺术空间。

10月5日是书店宣布对外营业的最后一天,店里聚集了不少前来告别的人群。他们当中有闻讯第一次来的读者,有曾听过讲座的知识分子,有住在附近、常来店内买书喝咖啡的社区居民。这样的场景并不罕见,告别者纷纷涌入一家即将关闭的书店,默默选书,再拎着成捆、成袋的书离开,拍照、写文字在社交媒体缅怀——这似乎已成为当代的某种文化现象。

这家得名于美国电影导演斯坦利·库布里克(Stanley Kubrick)的书店而言,它像一位你有腔调的老朋友,人们发着牢骚,也恋恋不舍,预感到它终将离开,而自己也未必会停留在原地。或许,在动荡不安的世界里,库布里克书店牵动着的,是人们内心对于抓住某种永恒事物的渴望。

10月5日Kubrick店内涌入不少顾客(图源:张帆)

“最美书店”过得不太好

北京库布里克书店位于东城区当代MOMA小区内,在官宣了闭店的消息后,这里的顾客陡然多了起来。

10月5日上午10时过后,光顾者们陆续走入店内,默默无言地浏览着书架上正打五折出售的库存。有人挑书极为细致,在同一片书区逗留将近半小时。有人买完拎着一两大纸袋新书,来到隔壁的咖啡区小坐。店外对面约百米处,是百老汇电影中心,两家彼此关系紧密,但这天的主角是书店,人们纷纷端起手机或相机与它作别。

根据《北京日报》2023年6月的报道,在当时举办的首届北京“最美书店”评选活动中,库布里克书店曾因定位清晰、专业化和特色化特征明显,获评主题特色类“最美书店”。然而两年后,库布里克书店打出“简体中文图书全场5折”的折扣力度,引发不少读者猜测,这是否是其闭店的前兆。

2025年9月30日,库布里克书店通过官微“北京Kubrick”发布《告别》一文,证实了关店的传闻。文中表示,书店闭店之后,原址将进行装修改造,“预计于11月初以‘和美生活美学空间’的身份重新启程。”

对于这里会有怎样的变化,另一篇官方发布的文章《来自和美的信》写道:未来它将由“和美书店、山赴藏毯中心、M+ Cafe 、和美生活空间”等部分组成,此外,“库布里克的书籍还在,还会有更多好书。”

“这边是投资人变掉了,是和美集团在接手这个事情,”书店的临时负责人李源(化名)告诉界面文化,新的团队计划将这里转型为一个更多元的文化艺术空间,而不仅仅是作为一家“卖好书”的“最美书店”挣扎求生。

“我们目前还有2万本的库存,这2万本你觉得能卖掉多少?1%都不到。这些书一直在这里,你说它不好吗?不是的,但是怎么能让它触达你的读者?”坐在咖啡区吧台边的座位上,李源解释着书店的困境,以及对未来新空间的构想。

李源说,此前库布里克并非没有尝试破局,例如推出新的文创,但大体都围绕产品本身。“当下社会,任何产品都可以在网上买到。那什么在网上买不到呢?其实是空间,空间的感受、气味、人和人之间的交流买不到。这也是和美想做的创新。如果还固守原来的商业模式,等着人来买书,问题是无解的。有太多的书店都摔倒在了这个地方。”

社区里的老朋友

10月5日下午4时,天色阴沉,在库布里克书店咖啡消费区域,一名身着休闲装的女士抱着白色的宠物犬,和她的两名同伴走入店内,随后在吧台点餐落座。书店隔壁一楼的店铺经营美容美甲等服务,二楼挂着培训“硬笔书法 国画”的招牌,转角则是一家售卖水果、零食等的杂货店。对于当代MOMA社区及附近的居民来说,曾作为配套设施的库布里克书店,早已融入他们的生活日常。

论及这家书店,不得不提其发源地中国香港地区。位于香港油麻地的库布里克书店于2001年成立,同样被居民区环抱。书店初始的定位很明晰,便是和百老汇电影中?联动,读者同时也是观影者。库布里克也不仅是一家(以电影书为主打特?的)书店,?是综合了诸多功能,包括售卖咖啡、办展览、座谈、分享会、工作坊等等。

2009年后,艺术气质浓厚的库布里克书店进驻内地,北京店是首家,同样和影院紧密联动。根据网易娱乐2009年12月28日的报道,当代MOMA百老汇电影中心于当天正式开幕,安乐影片有限公司总裁江志强现身开幕式,谈及艺术影院能否赚钱,他说:“与赚钱相比,培养观众对艺术片的观影习惯更加重要。”总经理姜伟也表示,这家影院是唯一一家没有经过核算盈利的影院,“我们能保证的就是坚持,五年、十年,乃至更长的时间。”谈及紧邻影院的库布里克书店,姜伟介绍,这里的咖啡比星巴克还要好喝,如果办一张影院的会员卡,就可以借阅电影书籍。

2012年,Kubrick内的电影海报(图源:郭阳)

香港地区首店在社区自然生长的模式,也在北京店得以体现。根据香港《号外》杂志2014年的文章,香港店长Amanda曾说,油麻地的书店自开业以来,见证了不少来客的成长,“有时候街坊会带同 bb 来,转眼间他们就已经五、六岁了,?原来五、六岁的也变了?多岁,就好像见证??的?女长?般……我?直都很努?让 Kubrick 和香港这个城市建立关系,这关系不是塑造、堆砌出来的,?是从本地的?事长出来的。”

位于香港油麻地的Kubrick书店(图源:张帆)

2025年10月5日这天,一位住在附近的高校老师来到北京库布里克书内,淘走了一些戏剧、舞蹈、视觉艺术的书籍,“这本书的译者我认识,那本书的译者也是很靠谱的。”她一边和界面文化说着当天的收获,也一边回忆起与库布里克的初遇,那大概是2016年,除了购书,她也会来这里听讲座。“知道有这家书店和旁边的影院时,我很惊喜,因为我觉得这就是一个小区应该有的样子,它真的一下子就变得与众不同了。小区里其他的商铺都不稀罕,但库布里克像是一盏明灯,建构了某种生活的可能性。”

同样感到难过、不舍的还有80后、当代MOMA社区的住户郭阳(化名)。他接连来了好几天库布里克书店,坐在熟悉的木质桌椅边,翻看十多年前拍摄的照片,里面出现了库布里克标志性的绿色书架。2009年12月28日是库布里克开业的日子,郭阳是最早光顾的那批客人,他在这里买过一些小众的历史书,例如《刽子手世家》。独自待着的时光之外,他也会和朋友约好在咖啡区小聚。书店周围的店铺换了几茬,但库布里克一直在。“我是个恋旧的人,看不得书架被拆除的场景。”郭阳说道。

2012年,Kubrick内的木质桌椅(图源:郭阳)

书店真是天堂吗?

对于社区外的顾客来说,他们可能怀抱着另一种情感而来。陈爽(化名)是一名90后天津女孩,目前处于待业状态,她不仅是一名书店爱好者,也曾梦想过在书店工作。

“其实我挺好奇,他们(库布里克)具体是怎么运作、选品和做活动策划的。我也会想知道,为什么书店不自己做一个播客呢?”陈爽说,这天是她第一次光顾库布里克。

现实的另一面,是书店的工作往往与“闲适”二字相距甚远,有时甚至可以用“苦力”来形容。

位于清北周边的豆瓣书店今年9月宣布进入闭店倒计时。在一条2019年书店店员招聘帖上,老板曾列出了琐碎的工作内容——“搬书、整理书架、上书、打包、收银……”,也列出了“劝退”提示——“工资低,工作量大,上班时没空看书”。

北京库布里克书店对于店员的要求,则可用“严苛”来形容。李辉曾在2011年进入北京库布里克书店工作,随后先后任职于单向街空间、码字人书店、刺鱼书店等。在2024年的一期播客节目中,李辉曾谈及这段往事:“库布里克书店有一套很行之有效的管理方式,包括负责人自己也是一个很严谨的人。他们(对员工的考核)是很严格的,我当时入职之后有两个月的试用期,试用期间,需要记住所有书的分类,也要记住每一个文创的价格,不能在读者问询的时候,再临时去系统查。”

在社交网络上,有读者曾抱怨书店不让拍照的规定,也有人提及店员严守规定的态度。库布里克自有它的坚持。在开业15周年的时候,“北京Kubrick”曾贴出一份普鲁斯特问卷,在“你最痛恨自己的哪些特质?”这一问题下面,它这样回答道:“我知道自己对读者的要求有点高,我希望他们不要边吃东西边看书,希望他们没买走之前可以轻一点翻看,希望他们不要总是在拍照片……”

Kubrick店内书架上藏着一首小诗(图源:张帆)

10月5日晚上7时,夜幕落下,天上下起了小雨。库布里克书店内暖黄色的灯光盈盈的亮起。书架边流连的人群已散去,咖啡区也仅剩下两名顾客,其中一人是郭阳,如果可以,他希望待到关门装修前的最后时刻。今年7月底,郭阳得知三里屯Pageone书店闭店的消息,几乎前后脚地,他意识到,不得不也与库布里克这位老朋友说再见了。

这一刻最终还是来了。他又在店里消费了一笔,是本繁体的《爱丽丝梦游仙境与镜中奇缘》,小票上还印着熟悉的那句话:“Thank you for visiting Kubrick”。

参考资料:

薛定谔没有猫. 北京刺鱼李辉-我做书店碰到很多机缘巧合的事情. 书店盒子, 2024.

https://www.xiaoyuzhoufm.com/episode/66df3309ee04007d885bf854

路艳霞. 20家书店入选“最美书店”. 北京日报, 2023.

https://news.bjd.com.cn/2023/06/19/10468571.shtml

张暄 . 内地首家艺术影院开业 安乐影业总裁江志强揭幕. 网易娱乐, 2009.

https://www.163.com/ent/article/5RLDDTBR000300B1.html

射?座的書店——Kubrick的故事. 号外杂志, 2014.

https://buzzorange.com/citiorange/2014/08/05/a-story-of-a-sagittarius-bookstore-kubrick/

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,侵权必究。

评论

暂无评论哦,快来评价一下吧!

下载界面新闻

微信公众号

微博

北京库布里克书店的最后一天

界面文化记者在10月5日探访了Kubrick

最后一夜的Kubrick(图源:张帆)

界面新闻记者 | 实习记者 张帆

界面新闻编辑 | 姜妍

在北京开了将近16年的库布里克书店,选择了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十一假期与读者们告别。此后,书店将由新的资方接手,装修后于11月重新开张,转型为一家文化艺术空间。

10月5日是书店宣布对外营业的最后一天,店里聚集了不少前来告别的人群。他们当中有闻讯第一次来的读者,有曾听过讲座的知识分子,有住在附近、常来店内买书喝咖啡的社区居民。这样的场景并不罕见,告别者纷纷涌入一家即将关闭的书店,默默选书,再拎着成捆、成袋的书离开,拍照、写文字在社交媒体缅怀——这似乎已成为当代的某种文化现象。

这家得名于美国电影导演斯坦利·库布里克(Stanley Kubrick)的书店而言,它像一位你有腔调的老朋友,人们发着牢骚,也恋恋不舍,预感到它终将离开,而自己也未必会停留在原地。或许,在动荡不安的世界里,库布里克书店牵动着的,是人们内心对于抓住某种永恒事物的渴望。

10月5日Kubrick店内涌入不少顾客(图源:张帆)

“最美书店”过得不太好

北京库布里克书店位于东城区当代MOMA小区内,在官宣了闭店的消息后,这里的顾客陡然多了起来。

10月5日上午10时过后,光顾者们陆续走入店内,默默无言地浏览着书架上正打五折出售的库存。有人挑书极为细致,在同一片书区逗留将近半小时。有人买完拎着一两大纸袋新书,来到隔壁的咖啡区小坐。店外对面约百米处,是百老汇电影中心,两家彼此关系紧密,但这天的主角是书店,人们纷纷端起手机或相机与它作别。

根据《北京日报》2023年6月的报道,在当时举办的首届北京“最美书店”评选活动中,库布里克书店曾因定位清晰、专业化和特色化特征明显,获评主题特色类“最美书店”。然而两年后,库布里克书店打出“简体中文图书全场5折”的折扣力度,引发不少读者猜测,这是否是其闭店的前兆。

2025年9月30日,库布里克书店通过官微“北京Kubrick”发布《告别》一文,证实了关店的传闻。文中表示,书店闭店之后,原址将进行装修改造,“预计于11月初以‘和美生活美学空间’的身份重新启程。”

对于这里会有怎样的变化,另一篇官方发布的文章《来自和美的信》写道:未来它将由“和美书店、山赴藏毯中心、M+ Cafe 、和美生活空间”等部分组成,此外,“库布里克的书籍还在,还会有更多好书。”

“这边是投资人变掉了,是和美集团在接手这个事情,”书店的临时负责人李源(化名)告诉界面文化,新的团队计划将这里转型为一个更多元的文化艺术空间,而不仅仅是作为一家“卖好书”的“最美书店”挣扎求生。

“我们目前还有2万本的库存,这2万本你觉得能卖掉多少?1%都不到。这些书一直在这里,你说它不好吗?不是的,但是怎么能让它触达你的读者?”坐在咖啡区吧台边的座位上,李源解释着书店的困境,以及对未来新空间的构想。

李源说,此前库布里克并非没有尝试破局,例如推出新的文创,但大体都围绕产品本身。“当下社会,任何产品都可以在网上买到。那什么在网上买不到呢?其实是空间,空间的感受、气味、人和人之间的交流买不到。这也是和美想做的创新。如果还固守原来的商业模式,等着人来买书,问题是无解的。有太多的书店都摔倒在了这个地方。”

社区里的老朋友

10月5日下午4时,天色阴沉,在库布里克书店咖啡消费区域,一名身着休闲装的女士抱着白色的宠物犬,和她的两名同伴走入店内,随后在吧台点餐落座。书店隔壁一楼的店铺经营美容美甲等服务,二楼挂着培训“硬笔书法 国画”的招牌,转角则是一家售卖水果、零食等的杂货店。对于当代MOMA社区及附近的居民来说,曾作为配套设施的库布里克书店,早已融入他们的生活日常。

论及这家书店,不得不提其发源地中国香港地区。位于香港油麻地的库布里克书店于2001年成立,同样被居民区环抱。书店初始的定位很明晰,便是和百老汇电影中?联动,读者同时也是观影者。库布里克也不仅是一家(以电影书为主打特?的)书店,?是综合了诸多功能,包括售卖咖啡、办展览、座谈、分享会、工作坊等等。

2009年后,艺术气质浓厚的库布里克书店进驻内地,北京店是首家,同样和影院紧密联动。根据网易娱乐2009年12月28日的报道,当代MOMA百老汇电影中心于当天正式开幕,安乐影片有限公司总裁江志强现身开幕式,谈及艺术影院能否赚钱,他说:“与赚钱相比,培养观众对艺术片的观影习惯更加重要。”总经理姜伟也表示,这家影院是唯一一家没有经过核算盈利的影院,“我们能保证的就是坚持,五年、十年,乃至更长的时间。”谈及紧邻影院的库布里克书店,姜伟介绍,这里的咖啡比星巴克还要好喝,如果办一张影院的会员卡,就可以借阅电影书籍。

2012年,Kubrick内的电影海报(图源:郭阳)

香港地区首店在社区自然生长的模式,也在北京店得以体现。根据香港《号外》杂志2014年的文章,香港店长Amanda曾说,油麻地的书店自开业以来,见证了不少来客的成长,“有时候街坊会带同 bb 来,转眼间他们就已经五、六岁了,?原来五、六岁的也变了?多岁,就好像见证??的?女长?般……我?直都很努?让 Kubrick 和香港这个城市建立关系,这关系不是塑造、堆砌出来的,?是从本地的?事长出来的。”

位于香港油麻地的Kubrick书店(图源:张帆)

2025年10月5日这天,一位住在附近的高校老师来到北京库布里克书内,淘走了一些戏剧、舞蹈、视觉艺术的书籍,“这本书的译者我认识,那本书的译者也是很靠谱的。”她一边和界面文化说着当天的收获,也一边回忆起与库布里克的初遇,那大概是2016年,除了购书,她也会来这里听讲座。“知道有这家书店和旁边的影院时,我很惊喜,因为我觉得这就是一个小区应该有的样子,它真的一下子就变得与众不同了。小区里其他的商铺都不稀罕,但库布里克像是一盏明灯,建构了某种生活的可能性。”

同样感到难过、不舍的还有80后、当代MOMA社区的住户郭阳(化名)。他接连来了好几天库布里克书店,坐在熟悉的木质桌椅边,翻看十多年前拍摄的照片,里面出现了库布里克标志性的绿色书架。2009年12月28日是库布里克开业的日子,郭阳是最早光顾的那批客人,他在这里买过一些小众的历史书,例如《刽子手世家》。独自待着的时光之外,他也会和朋友约好在咖啡区小聚。书店周围的店铺换了几茬,但库布里克一直在。“我是个恋旧的人,看不得书架被拆除的场景。”郭阳说道。

2012年,Kubrick内的木质桌椅(图源:郭阳)

书店真是天堂吗?

对于社区外的顾客来说,他们可能怀抱着另一种情感而来。陈爽(化名)是一名90后天津女孩,目前处于待业状态,她不仅是一名书店爱好者,也曾梦想过在书店工作。

“其实我挺好奇,他们(库布里克)具体是怎么运作、选品和做活动策划的。我也会想知道,为什么书店不自己做一个播客呢?”陈爽说,这天是她第一次光顾库布里克。

现实的另一面,是书店的工作往往与“闲适”二字相距甚远,有时甚至可以用“苦力”来形容。

位于清北周边的豆瓣书店今年9月宣布进入闭店倒计时。在一条2019年书店店员招聘帖上,老板曾列出了琐碎的工作内容——“搬书、整理书架、上书、打包、收银……”,也列出了“劝退”提示——“工资低,工作量大,上班时没空看书”。

北京库布里克书店对于店员的要求,则可用“严苛”来形容。李辉曾在2011年进入北京库布里克书店工作,随后先后任职于单向街空间、码字人书店、刺鱼书店等。在2024年的一期播客节目中,李辉曾谈及这段往事:“库布里克书店有一套很行之有效的管理方式,包括负责人自己也是一个很严谨的人。他们(对员工的考核)是很严格的,我当时入职之后有两个月的试用期,试用期间,需要记住所有书的分类,也要记住每一个文创的价格,不能在读者问询的时候,再临时去系统查。”

在社交网络上,有读者曾抱怨书店不让拍照的规定,也有人提及店员严守规定的态度。库布里克自有它的坚持。在开业15周年的时候,“北京Kubrick”曾贴出一份普鲁斯特问卷,在“你最痛恨自己的哪些特质?”这一问题下面,它这样回答道:“我知道自己对读者的要求有点高,我希望他们不要边吃东西边看书,希望他们没买走之前可以轻一点翻看,希望他们不要总是在拍照片……”

Kubrick店内书架上藏着一首小诗(图源:张帆)

10月5日晚上7时,夜幕落下,天上下起了小雨。库布里克书店内暖黄色的灯光盈盈的亮起。书架边流连的人群已散去,咖啡区也仅剩下两名顾客,其中一人是郭阳,如果可以,他希望待到关门装修前的最后时刻。今年7月底,郭阳得知三里屯Pageone书店闭店的消息,几乎前后脚地,他意识到,不得不也与库布里克这位老朋友说再见了。

这一刻最终还是来了。他又在店里消费了一笔,是本繁体的《爱丽丝梦游仙境与镜中奇缘》,小票上还印着熟悉的那句话:“Thank you for visiting Kubrick”。

参考资料:

薛定谔没有猫. 北京刺鱼李辉-我做书店碰到很多机缘巧合的事情. 书店盒子, 2024.

https://www.xiaoyuzhoufm.com/episode/66df3309ee04007d885bf854

路艳霞. 20家书店入选“最美书店”. 北京日报, 2023.

https://news.bjd.com.cn/2023/06/19/10468571.shtml

张暄 . 内地首家艺术影院开业 安乐影业总裁江志强揭幕. 网易娱乐, 2009.

https://www.163.com/ent/article/5RLDDTBR000300B1.html

射?座的書店——Kubrick的故事. 号外杂志, 2014.

https://buzzorange.com/citiorange/2014/08/05/a-story-of-a-sagittarius-bookstore-kubrick/

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,侵权必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