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期八天的国庆中秋假期已经结束,但对回归工作岗位的你我而言,假期收获的欢乐、喜悦、焦灼、释然等情绪依然鲜活——有人“为吃奔赴一座城”,在天水麻辣烫与淄博烧烤的色香味中大快朵颐;有人将目光投向县城和小镇,为沐浴在夕阳之下的应县木塔流连忘返;有人刚刚告别拥堵的高速公路,又开始四处寻觅母婴室和厕所以解燃眉之急;有人沿着规划行驶路线一路向前,终于找到了服务区仅剩的空闲充电桩……
放眼全球,很难找到比这规模更大的秋季迁徙。根据交通运输部据初步统计,10月1日至8日,跨区域人员流动量约24.32亿人次,创历史同期新高;日均3.04亿人次,同比增长6.2%;其中,自驾出行是绝对主力,占比约八成。极致的出行消费高峰期把一贯低调的高德推到了聚光灯下。
来自高德的数据显示,10月1日,高德App单日活跃用户数(DAU)突破3.6亿,创历史新高。10月3日,上线23天的“高德扫街榜”用户数突破4亿。8天长假,高德为线下餐饮门店带去超过1亿的客流。高德之于用户的意义,不再只是中国最大的地图导航工具,借着长假的助攻,它加速转向覆盖衣食住行游购娱的本地生活服务超级入口,成为用户过日子最重要的App之一。
高德扫街榜带火餐饮好店
民以食为天。但对于出门在外的游客而言,眼前的一切都是陌生的,如何找到口味地道又价格公道的美食、在填饱肚子的同时满足味蕾,就成了当务之急。
高德扫街榜派上了用场。这个于9月10日上线的美食榜单,以用户行为和个人信用为基础,设有多个子榜单,详细维度包括“烟火小店”、“本地人爱吃”、“多次前往(回头客)”、“轮胎磨损(专程前往)”,为用户的消费决策提供多角度参考,“用脚投票”,更为真实可信。
高德扫街榜节前发布的《2025国庆指南:全国TOP100餐厅》顺理成章地成为这个长假最重要的美食指南。线上的搜索点击对应线下的进店客源——10月1日,高德烟火小店流量增长300%,高德本地生活餐饮行业订单量同比增长150%。广西北海的“越乡小厨”是TOP100餐厅榜的全国第一名,尽管店内仅有65张桌子,但10月1日中午的排队叫号超过了300桌,再长的等位时间,也阻止不了游客顺着扫街榜慕名而来的热情。
这绝非孤例,上榜餐厅的火爆客流有目共睹。广州顺德菜馆“滋粥楼”在用餐高峰期叫号高达500桌,排队时长1小时起;成都连锁餐馆“康二姐串串”的店主表示,高德扫街榜为其带来了许多新客,这个国庆假期是近年来最忙的。
北京酒楼金鼎轩两度在微信公众号发文,感谢用户的支持,也感谢高德扫街榜带来的惊喜。在没有任何线上运营的情况下,金鼎轩品牌门店在高德扫街上的评分均处于4.5-4.7分的区间。这样一个“没太想到的榜”,带动其整体流量上涨40%。“没想到高德会推出这样一款真实、公平的榜单,让我们可以坚持不为线上运营多花钱,而是将更多精力投入到线下的菜品制作和服务,用口碑去赢得更多的用户。”
更多的用户正在路上。上线23天后,高德扫街榜的累计用户数突破4亿。榜单的呈现与用户的选择互为因果、彼此促进,当4亿用户围绕高德扫街榜做出就餐选择,他们的选择也将成为榜单的一部分,共同为那些优质餐饮商家的经营添砖加瓦。而在一次又一次的浏览和筛选中,高德扫街榜及其背后的高德,也越来越为用户所信赖和依靠。
从出发到抵达,假期最重要的“搭子”
这个假期,用户的旅游需求越来越细分化,虽然资源丰富、交通便利、接待能力强大的一二线城市仍然是公众出游的主要选择,“反向出游”到县域,一览文化遗产或自然风光,同样备受青睐。高德扫街榜发布的数据显示,长假期间,山西应县木塔、广东博罗县罗浮山风景区、辽宁本溪小市一庄、贵州镇远县镇远古城等地跻身全国热门景区,成为年轻人“奔县”的重要目的地。
与此同时,亲子游持续火爆,动物园、博物馆内随处可见“小手拉大手”的身影。对带娃出行的用户来说,公共厕所、母婴室的存在往往关系到全家旅途的体验。根据高德扫街榜发布的数据,中国公共厕所最多的10个城市依次是:北京、上海、杭州、重庆、苏州、武汉、成都、深圳、宁波、广州;公共厕所密度最大的10个城市依次是:深圳、上海、厦门、北京、东莞、佛山、苏州、广州、武汉、无锡;母婴室密度最大的10个城市依次是:深圳、厦门、上海、南京、杭州、苏州、武汉、北京、中山、广州。
数据之外,这些设施发挥了重要的服务功能,尽显“以人为本”的温度。无数用户通过高德搜索、根据导航前往,从而解决了燃眉之急,将自己与家人的旅途电量重新恢复至满格。
同样需要充电的,还有出行的交通工具之一——新能源车。如今,中国新能源车在车辆保有量中的占比已经超过10%,在新车销售中的比重接近50%。绿色的车牌逐渐增加,“加电”的需求日益提升。特别是在充满各种偶发因素的假期,只有经历过电量不足的车主,才能深切体会到及时找到空闲充电桩的如释重负。
来自高德的数据显示,国庆假期首日,全国充电站搜索用户数同比增长42%。由于具备新能源导航功能,司机既能够通过高德在线搜索全国公共充电桩的位置,也可以实时查看前方服务区充电桩的空闲数量、快慢充的价格,并及时调整路线,避免拥堵影响充电。信息的即时性,为新能源车主克服里程焦虑、前往距离更远的地方,提供了有力的保障。每一次出发与抵达背后,高德都是最贴心的“搭子”。
如何成为生活决策新入口?
对高德来说,这不过是开始。八天的假期相当于它的一次双11演练,从中收获的经验将应用于今后的日日夜夜,时刻陪伴着用户的衣食住行。
第三方数据平台QuestMobile发布的数据显示,2025年8月高德的月活跃用户数为8.9亿。对比高德扫街榜的4亿用户,这意味着上线不足一个月,其用户渗透率已经接近50%。
也就是说,叠加以“行为+信用”为基础构建出的线下服务信用体系,高德在用户心目中的认知,不再是过去单一的出行工具,而是逐渐延展至更为广阔的本地生活服务领域。用户打开高德App,除了位置、路线本身,也将向前一步、在主动寻找或被动推荐之下,获取更多与之相关的细节,比如:出差所住酒店附近,有哪些好吃不贵的餐厅,可以团购什么套餐?
这是一个非常自然的场景延伸。事实上,除了用户习惯的养成,高德在数智化方面的持续探索,也在助力其进一步深入本地生活服务领域。
仅以10月1日为例,高德调用北斗卫星定位量接近1万亿次,导航总里程超过90亿公里,创下北斗卫星规模化民用新纪录——这个距离堪比在地球和月球之间跑上一万一千多个来回。而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联合高德发布的“鹰眼守护”预警系统,在实时分析前方慢速车、车辆急刹等17种驾驶异常行为的前提下,当天发出超过2.9亿次安全提醒,它与高德App搭载的交通视觉语言模型TrafficVLM一道,发挥了向用户发送预警、提供建议的关键作用。
不仅如此,如果对出行、就餐、住宿、玩乐等任何一个环节心有困惑,高德AI智能体“小高老师”都会响应用户召唤、认真解答。作为全球首个基于地图的AI原生智能体,在语音交互的场景下,用户可以借此获得地点查询、智能推荐、导航等解决方案,不只是在假期,而是随时随地、随叫随到。
过往的数据积累和近期的产品升级,让高德得以更为准确地匹配用户的潜在需求,这意味着对本地消费的激活,更有望为商家带来他们渴求许久的增量,使供需关系得到重塑。而在反复的使用中,不变的是准确和便捷,不改的是真实与信任。当越来越多的用户离不开高德,后者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了用户进行生活决策的新入口,乃至未来过日子最重要的App之一。
评论